“动画考古学”是黑季文化传媒的纪录片&活动系列,专注于用数字动态图像重新发现西南山地社区&无人区特殊地理中的时间、知识与人类学图像。该项目已经分别在酉阳、江津、巴南的山地社区进行了关于地形、水文、神话、遗址的多重考古与知识发现并举办原住民艺术节,用参与式艺术与原住民共建图像系统,以传续山区原始文化与知识体验。
《动画考古学四:赛博植被档案》——磨子乡数字艺术节是动画考古学第四次山区实践。该次艺术节于2025年6月23日-7月2日在忠县磨子乡成功举办。这次活动由忠县磨子土家族乡政府与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黑季文化传媒主办,四川美术学院鲁婷婷副教授策划与学术主持,由二十名来自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与磨子乡农民画家共同参与,历经了田野调查与参与式艺术创研,生成了“种庄稼”手绘动画公教坊、“光合叙事”数字动画展映、“赛博植被档案-磨子乡植物叙事研究”数字艺术展三个板块活动内容。
赛博植被的主题源于对磨子乡千百年农耕文明的致敬。乡村的山地、土质、植被,无一不在诉说着原住民祖辈在特殊景观中的生活智慧,以及不断利用土地、征服植物、生产植物、延续生活的宏大历史。主题研究了被驯养以及非驯养的植被,即作物与野生植物的互动关系,在其中看到了人的劳动智慧。植物的主题也不断在农民画中被提及,展览重新强调了这一图像。
展开剩余75%PART 1 “种庄稼”手绘动画公教坊
于6月28日14:00-15:30在磨子乡村美术馆举办,由磨子土家族农民画家与居民共同参加,经由工作坊的学习,他们绘制了美丽的植物生长动画,模拟他们生活中的庄稼种植经验,在数字世界中“种出了”一棵棵自己经验中的或是构想的植物。
《种庄稼》,手绘逐帧动画,磨子乡农民画家,鲁婷婷
PART 2“光合叙事”数字动画展映
于6月28日20:00-21:00在磨子乡村美术馆举办,精选了15部来自于近5年来全球新媒体领域优秀的以植被为主题的影像作品,充分关注乡村的农民画风格、生态文化的拓展融合与讨论,为农民画家与社区居民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图像体验。
PART 3“赛博植被档案-磨子乡植物叙事研究”数字艺术展
于7月2日14:00-17:00在磨子乡村美术馆举办,包含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三维动画、实景Mapping、影像装置、逐帧手绘动画、农民画转录动画等最新的图像生成内容。从数字化图像可能的各个维度研究并表现了磨子乡的人们与植被共生的古老劳动关系,以及劳动所产生的精神价值,通过植物分析及重新讲述山地区域人与自然的有机关系。
《A面:山地杂草档案》,摄影、动画与AI工作流、纪录片
《余嬢嬢的植物档案》,AR增强现实
《长长长(cháng cháng zhǎng)》,mapping动画
《外星朋克2065后乌托梦核邦赛博玉米种植计划》,影像装置
《晒场》动画装置
《竹村经纬志》,动画mapping
策划/艺术家名单:
策划、学术主持:鲁婷婷
参展艺术家:李梦瑄、郝婉伊、胡圆媛、贺玲杰、姚程睿、梁金兰、袁千懿、杨思羽、张佳宇、宋姿颖、鞠雨含、唐知、谢侑静、谭素华、杨淑雯、李书红、杨诗颖、王建冲、骆路、奚明悦、余善兰、陈素英、刘凤英等忠县磨子乡农民画家
(该项目同时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区县支教与在地艺术节融合方式研究成果)
发布于:湖北省实盘股票交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