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的上证走势
中国股票市场,总体来说,是一个中小投资者占绝对多数、全球融资能力最强、二级市场投资者回报最差的单极发育市场。近年来,这种状况虽有改变,但总体依旧。特别是对中小投资者来讲,要在股市实现财富自由,越来越艰难。
一、当前中国股市距离历史最高点非常遥远,长期投资者实现盈利目标自然落空
自2023年开始,中国股市确实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级大利好的叠加出台,总算是稳住了连续多年跌跌不休的下滑趋势。
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突破2024年创出的高点,更别谈与2007年创出的6124点的历史最高点比较了。当前的上证指数需要涨幅超过80%,才能看到历史最高点的位置。而美国股市,三大指数早就远远超过2007年的最高点。而且,在近三年,美股三大股指叠创新高。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中国股市获利能力最惨,但培养股评家全球首屈一指。仅仅就网上那些挥斥方遒指点股市头头是道的“散户股评家们”。现在,包括券商在内的各种机构,以狂轰滥炸方式,向中小投资者力推狂推参差不齐的各类所谓Ai选股神器,甚至恫吓恐吓他们必须装载还不如马后炮的所谓六脉神剑、三把锁等应用套件。大批来自券商和投资咨询机构的执业资格者,整天扯破喉咙直播,推销打包的能够掌控机构和大资金运作的Ai神奇预测和买卖时机甚至具体点位。至于如何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具体分析判断,连他们自己都一头雾水,如何引导别人。只要有流量和上当者就足够了。
这和近几年许多散户被券商和专业媒体连篇累牍推出的北上资金研究报告迷惑,被天量交易误导如出一辙。导致他们几乎都加入到追涨杀跌的庞大队伍之中,成了交易佣金的重要贡献者,也成了财富被蒸发的直接受害者。
如果说有什么教训,那就是,切记所有信手拈来不劳而获的信息都是虚假误导你的罪魁祸首。缺少独立思考,和追涨杀跌的投机者毫无区别。尤其是盲目听信所谓的股评家、券商和基金公司不计其数的忽悠,这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股民尤其是散户最大的错误。
全球纷纷对中国股市和经济重新评估
二、当前中国股市的运行机制,对于中小投资者既不公平也不公正
自2004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三个国九条,对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病症进行整改。但是,中国股市依然走不出困境。
谁能够在中国股市盈利?除了垄断做空机制的机构和拥有转融通特别提款权的特定团体,所有的中小投资者不可能获得收益。
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实际上,我国股市在交易机制方面,始终为做空机制创造得天独厚的条件。金融衍生品作为舶来品,我们毫不犹豫地全盘照收,丝毫没有考虑这些水土不服的交易机制到底会给中国股市两亿多的中小投资者带来什么样的负面效应。
相反,衍生品大肆蔓延,几乎失控。名义上是丰富产品,满足不同投资人的需求,但实际上,以50万元的门槛将所有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中国股市实际常年处在拥有特殊权利手段的机构,裹挟资金信息融券对冲等各种想要就能得到的优势,对毫无避险机制保护的中小投资者围猎状态。
一是我国股指期货期权和现货交易实行全球独一无二的交易机制错配,即现货T+1和期货期权T+0,再加上月交割制度,必然加大市场交易更加远离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原则要求,无异于变相激励场内资金和机构不断加剧将投资转化为投机、将长线投资转化为短期套利的冲动。
二是保护中小投资者被避险机制完全拒之门外,所谓保护名不副实。目前的股指期货和期权产品标的成分股有1800只,占全市场流通市值的80%以上。90%的投资者不能参与80%市值的避险交易机制,完全被拒之门外。
三是死搬硬套在T+1交易制度下的量化交易,充分运用拉偏架式的对冲工具,加之资金优势、信息优势、杠杆优势、交易工具优势、多空通吃优势、抱团取暖优势、融资融券优势、变相T+0优势、操纵股价优势等等交织在一起。尤其是量化交易股指期货期权形成做空市场的叠加效应毫无遏制手段,广大投资者信心决心耐心不断耗尽,失望情绪不断蔓延,炒股炒出仇恨情节,进而积累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这些弊端的存在,直接导致广大中小投资者毫无对等交易条件。即使在大盘指数形成多头趋势的情形下,频繁的股指期货期权月交割制度,必然导致大盘指数或者大量个股已经形成的多头趋势也会在大量筹码抛售之中迅速步入空头排列。不仅与大张旗鼓号召长线投资的理念完全相悖,而且让市场处在永远的短线相搏相杀。
许多深层次问题不是依靠对现有的规定打个补丁换个字眼就能够解决。纠正相互矛盾的运行机制是迫切战略要务。
要真正走出困境,重中之重是坚决彻底关闭量化基金融资融券的闸门,废除T+1和涨跌停板交易限制,把股指期货期权和三大交易所的交易运行机制统一为T+0,真正减少机构们疯狂收割散户们的机会。从制度和机制两个方面消除人为割裂形成的巨大漏洞,才是遵循和践行共同富裕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难以理解!中国成果成了外国股市的上涨动力
三、中小投资者要学会理性抉择,不贪婪、不跟风、不投机
学会重点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了解掌握公司对募集资金所投项目的各项利润指标达标情况。核心在于掌握公司是否是在核心产业主营业务上,围绕符合企业发展前景和投向进行募集资金的使用。审视公司是否围绕国家战略发展的重大变化进行产业布局。如果一个公司资金反复重新进行布局,另作他用甚至假借任何理由拿募集资金炒股或委托理财,此类公司坚决放弃。假如公司尤其是家族式企业,财务被亲属牢牢钳制,那就远离这些公司,爆雷是迟早的事情。即使系统性风险我们无法避免,那就把功课做到位,至少我们做到远离上市公司不断爆雷的非系统性风险。
实盘股票交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